日期:2021-01-23 14:55:20
來源:貴州省水利投資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官網
編輯:貴州綠之城節能環保
0次
貴州省水利投資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(以下簡稱“公司”)2011年10月掛牌成立,是貴州省委、省政府為貫徹落實2011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,推動貴州水利大發展、大跨越而組建的大(一)型國獨資企業,注冊資本金450億元,省人民政府為出資人,授權省水利廳履行出資人職責。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、總經理列入省委組織部管理干部序列,領導班子由省委管理。省人民政府明確公司的功能定位為:全省骨干水源工程投融資建管主體、水務產業一體化市場主體、水業多元化經營主體和生態漁業主體,管理中央和省級出資形成的資產,承擔全省流域開發與治理、城鄉供水排水、污水處理、城市防洪、水環境治理及水力發電、水利風景區的投融資、建設和經營管理,推進全省水務產業一體化,打造貴州生態漁業大品牌。
公司設立黨委、董事會、監事會、經理層、紀委、工會、團委,現有職能部門18個,下屬分子公司15家,基層黨組織71個、黨員797名,干部職工2700余人。
公司成立以來,在省委、省政府和水利部的領導下,在省水利廳等省直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,公司黨委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,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、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,認真踐行“節水優先、空間均衡、系統治理、兩手發力”新時期治水興水思路,搶抓我省“三位一體”規劃和水利建設“三大會戰”“三年行動計劃”以及“貴州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”實施機遇,以加快解決貴州工程性缺水問題為出發點,以“打造水業龍頭企業,共建生態文明社會”為愿景,以“開發水資源,發展水產業,創建水價值,傳播水文化”為使命,努力踐行“以水立業,以人興業,服務為先,發展至上”的理念,全面落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,守好江河湖庫清潔底線、加快生態修復、推進生態產業發展,很好的履行了國有企業的政治責任、社會責任和經濟經責任,為推進我省水利建設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。
截至2018年末,集團公司資產總額達743.12億元,經營性營業收入56.56億元,累計實現利潤2.34億元。清潔能源裝機23.8萬千瓦,自來水日供水能力138萬噸,日處理污水能力25.5萬噸,累計獲得金融授信1131億元,累計投資建設的骨干水源工程達352座,已建成項目新增原水供水規模18.83億立方米,完成投資842億元,投資總額是公司剛組建時的21.7倍,投資總額和融資總額均占全省同期水利總投入和總融資的40%以上,在省財政廳組織開展的2011—2018年度骨干水源工程省級財政資金使用績效評價中,項目實施效果評價優秀,為“十三五”末貴州全面解決工程型缺水問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集團公司黨委始終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,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,認真落實“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”的理念,深入開展以黨建聯建共創、黨支部標準化建設、創建五好基層黨組織、爭當四優共產黨員和創建黨員示范崗、黨員責任區、黨員承諾制、黨員服務崗、黨員突擊隊、黨員搶險隊、黨員攻堅隊等為重點的“傳承紅色基因,塑造黨建品牌——貴州水投在行動”黨建工作品牌建設活動,讓黨員在學習中、工作中主動亮明身份、作出承諾、接受監督,讓黨組織、黨員在公司改革發展的關鍵時刻、在工程建設管理現場、在重大工程技術攻堅階段、在防汛度汛第一線、在公司經營管理活動中攻難關、拔釘子、啃硬骨頭,有效發揮了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、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、黨員領導干部的示范帶動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黨建工作質量不斷提升。始終堅持黨建帶工建、帶團建,組織開展了“建功立業十三五·水利工人當先鋒”等主題活動,有效發揮了群團組織的作用。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扎實推進企業文化建設,完成了視覺識別系統的設計推廣和核心價值理念體系的提煉塑造,譜寫和唱響了企業之歌——“貴州水投人”,新建職工籃球場、網球場,結合實際組織開展籃球、足球、羽毛球、網球、廣播體操、職工合唱以及三八、五一、五四等職工文體活動,讓干部職工在活動中凝聚熱情、在工作中釋放激情,營造了公司愛崗敬業、奮勇擔當、努力拼搏、甘于貢獻的干事創業氛圍。公司被中國水利企業協會評為“全國水利優秀企業”,獲得省級“五一勞動獎狀”、省級“五一勞動獎章”、省級“工人先鋒號”等多個省級榮譽稱號,公司團委被評為“全省五四紅旗團委”,所屬貴州水投水務公司團支部榮獲“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”稱號。
2018年1月28日,黔中水利工程正式向貴陽市通水,實現了貴州水利人半個世紀“引烏江上游三岔河水潤澤黔中”的夢想。集團公司始終緊扣我省水利建設“三大會戰”和“三年行動計劃”工作布局,圍繞項目工程建設階段性目標任務,統籌推進項目建設管理,積極創新骨干水源工程建設管理模式。對大型工程項目公司作為項目法人直接管理;對中小型工程項目商地方政府部門組建項目法人,實施“一管二定四控制”監管模式,充分調動市、州和縣(區)政府、相關部門的積極性,有效推進項目建設管理。始終堅持主基調主戰略,緊緊圍繞全省“大扶貧、大數據、大生態”戰略和公司“公益性項目做大,經營性項目做強”的思路,全面布局和推進水務、能源、水文化旅游、水生態治理、生態漁業等產業發展,不斷拓展物資供應、技術咨詢、后勤管理、培訓中心、智慧水利、資本管理等經營業務。截至2018年末,成立經營性二級公司11家,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經營性業務布局,經營性項目開局起步良好,堅持以經營性項目反哺水利工程公益性項目的思路初顯成效。
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,必須一以貫之;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,必須一以貫之。在新的起點上推進公司做強做優做大,必須堅持黨的領導,堅定政治站位,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,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,為公司發展壯大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;必須堅持服務大局,緊緊圍繞主基調主戰略,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,保持戰略定力,找準功能定位,突出問題導向,強化底線思維,增強預見性,掌握主動性,爭取贏得省委、省政府更大的關心和支持,創造公司改革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;必須堅持改革創新,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、省政府的改革部署,進一步解放思想,認識把握引領經濟新常態,創新管理模式,完善骨干水源工程建管工作,創新融資方式,拓寬融資渠道,強化經營管理,推進制度創新、機制創新,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;必須堅持文化引領,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鼓勵孵化和傳遞“正能量”,增強企業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,增強凝聚力、向心力,奠定加快發展的文化基礎,為公司贏取更加廣泛的社會支持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。